公網對講機與傳統對講機的發展與融合分析
2022-02-19 來自: 安陽軍信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次數:275
傳統對講和公網對講的差異
早期的對講機僅能支持PTT(Push-To-Talk,按下講話)業務,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逐漸發展出了狀態消息、短信、定位、多媒體信息傳輸等業務,主要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指揮調度需求。
1.1 傳統對講的特點
傳統對講機分為直通模式、中繼模式和集群模式,除了直通模式外其他兩種模式都需要基站設備支持,對于覆蓋要求比較廣的用戶,系統建設和維護費用極高,即使是一些部門如公安、武警、應急部等也只能實現區域的覆蓋。傳統對講系統與公網相比具有特點的可靠性設計,以窄帶數字集群為例,如果基站鏈路故障,基站至少能夠完成基站內的組呼功能。在發生某些故障時基站甚至可以弱化成中繼臺,繼續為基站范圍內的用戶提供基本的通信能力。
除了專網專用外,設備供應商通常會提供一套深度定制的指揮調度平臺,與用戶的業務緊密結合,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。
在應急處突時,傳統對講機可以比較方便得建立臨時通信,比如直接把對講機調整為直通模式,或者調整為中繼模式,架設臨時中繼臺,再或者采用兼容數字對講機的專網無線自組網設備,迅速擴大對講機通信范圍。
1.2 公網對講的特點
公網對講機的優勢在于利用現有公眾移動通信網絡,迅速為用戶提供PTT服務,節省巨額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,大大縮短施工周期。依托于完善的運營商網絡,與傳統集群系統不同,公網對講不受地域、信道容量和帶寬的限制[2]。理論上可以提供所有窄帶數字集群系統甚至寬帶集群系統的服務。另外,公網無線信號可以很好地覆蓋室內,而一般城市級別的集群專網只能覆蓋路面,室內盲區較多。隨著運營商4G網絡的完善,以及即將到來的5G,公網對講機的服務質量、業務功能、成本低廉等優勢將更加突出。
同樣地,因為完全依賴公眾移動通信網絡,公網對講機一旦進入信號盲區就會完全失去作用,用戶沒有恢復通信的能力,完全依賴運營商新建或者維修基站,因此在應急處突時很難進行快速補盲。
由于傳統對講機通常需要較大的發射功率,和缺乏單芯片解決方案,所以對講機電池和主機體積通常都比較大,而公網對講機通??梢孕∏珊芏?。